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優先發展信息産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 “十五”綱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強條碼和代碼信息标準化基礎工作”。表明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我國加入WTO後的今天,條碼自動識别技術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快以條碼為核心的自動識别技術的推廣應用,正是我國信息化工程标準化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條碼自動識别産業發展的大好機遇。
配合“中國條碼推進工程”的順利進行,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鑽研、勇于創新提高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高校學生全面系統了解條碼自動識别知識,加速高等院校自動識别技術應用及研究人才的培養進程。
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組織“條碼自動識别知識競賽”,有助于高校學生系統了解條碼自動識别知識,有利于推動高等院校《條碼技術與應用》課程體系的建設。大賽将努力使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相結合,在企業與高校之間搭起一座橋梁,為條碼自動識别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普及推廣應用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
指導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教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監督局中國标準化研究院
主辦單位: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以下簡稱編碼中心)
承辦單位:中國條碼技術與應用協會(以下簡稱條碼協會)
21世紀中國電子商務網校(以下簡稱21網校)
協辦單位: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等院校工作委員會
各指導支持單位給予政策支持。由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聯合成立競賽組委會,共同完成競賽的組織工作。競賽組委會秘書處設在21網校,負責處理競賽的日常事務。具體分工如下:
編碼中心:負責相關政策的協調
負責提供競賽部分組織經費、資料、獎品
負責協調系統成員企業提供就業、實習職位
條碼協會:負責賽事籌備、總結、頒獎活動
負責競賽組委會的組建和協調
21網校: 負責競賽方案的策劃
負責參賽高校的宣傳、組織
負責競賽官方網站的運行、維護
全國(包括港澳台地區)高校、高職高專院校在校學生。
預計參賽學校超過一百所,參賽人數超過三千人。
自動識别技術與應用基礎知識1/3;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和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知識占1/3。
參考資料:《條碼技術與應用》、《自動識别技術與應用》、《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
活動進程:1、組織發動階段:(2007年2月15日至3月15日)
1)在21網校的網站開通競賽官方網站,宣傳競賽,号召各高校學生參賽。
2)由編碼中心向各分支機構、系統成員企業發出号召,為參賽學生提供就業或實習崗位。
2、競賽實施階段(2007年3月16日至5月15日)
1)選拔賽:2007年3月16日至4月30日
2007年3月16日競賽官方網站開始接受報名,參賽學生自報名之日起,即可參加選拔賽在線答題。選拔賽成績滿60分即為通過,有資格進入決賽。
已經取得《中國條碼技術資格證書》的學生可不必參加選拔賽,進入決賽。
2)決賽:通過選拔賽之日起至2007年5月15日
取得決賽資格之日起即可參加決賽在線答題。決賽不設及格線,按分數全國統一排名。
3、競賽總結階段(2007年5月16日至6月15日)
2007年6月15日在競賽官方網站公布獲獎名單。
在企業與高校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将學習與就業結合在一起,學以緻用,提高高校學生就業率。
所有獲獎學生均有機會推薦到條碼系統成員企業實習或就業;
所有參加決賽的學生均可進入“中國行業緊缺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