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華寶,諾貝尼的領航人,偉大家電企業的帶領者,77779193永利官网的96級校友。在蔡華寶的身上,總閃爍着一點互聯網大咖劉強東的影子——相似的生活經曆,類似的成長經曆,以及為自己的“老闆夢”不斷嘗試的勇氣和執着。不同的是蔡華寶内斂低調,在業内相對的“神秘”。
蔡華寶:為夢想,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文/賈慧英
諾貝尼“領航人”蔡華寶最崇敬的人物,是三國中的司馬懿,因為司馬懿的"守",才為西晉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蔡華寶的經營理念與司馬懿的治政理念異曲同工:以守為攻。最不可觸及的風險控制和品質控制,風險永遠可控,品質保證最好,因此,諾貝尼才有了十三年的穩步發展,才有了行業中的好口碑。
先謀局,後布局。從門闆供應商到全屋定制品牌商,藍圖清晰,基礎夯實,節奏明快,步步為赢,傲立于江湖。
13歲,樹立了人生理想
蔡華寶從來不否認對錢的強烈欲望,以及對“做老闆”的渴望。蔡華寶笑言,可能是小時候“窮怕了”。
1975年,蔡華寶出生在江西贛州市的一個農村,有四個兄弟姊妹。父親是一名鄉村民辦教師,一個月工資隻有15元,母親是一名家庭婦女。每到開學季,四個孩子的學費成為家裡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解決學費這一難題?蔡華寶的父親想盡各種辦法,捕捉力所能及的商機,展現了那個年代人獨有的商業頭腦。
蔡華寶的父親發現,每年夏天到了賣西瓜的季節,在農村一分錢不值、遍地都是的稻草,在城市竟然能賣到7毛錢一捆!因此,每年暑假,蔡華寶的父親就會帶着三個兒子,從農村倒騰稻草,賣給西瓜商販用來墊西瓜,收購0.3元一把,在城裡賣0.7元。這樣慢慢把賣西瓜的商販的稻草承包了,一個暑假可以賺一千多塊錢,把幾個孩子的學費全部解決了。
善于捕捉商業機會,發現其中的商業邏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都影響了當時還是小學生的蔡華寶,對他往後的商業人生萌芽有很大的啟發。
南下廣東,闖蕩小家電江湖
2000年,蔡華寶一畢業就立刻南下廣東,他認為隻有廣東才有更多的機會實現他的夢想。
當時的廣東是全國的小家電生産重地,全國70%的小家電都出自廣東。因此,蔡華寶來到廣東之後,開始闖蕩家電“江湖”。
因為對消費者心理學的濃厚興趣,讓蔡華寶對社會産生了一種特别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專業知識能為企業錦上添花,但實踐起來卻發現背離挺遠。
當時,憑着自己的專業知識,蔡華寶有幸進入當時十大品牌之一的科龍電器集團,入職小家電部做策劃,專門圍繞着熱水器、煤氣竈等小家電寫一些軟文。工作對口且輕松,别人羨慕不已,但蔡華寶卻開心不起來。
他的理想本不是如此,“原來夢想照進現實是如此痛苦”。
後來,他離開了科龍,跳槽到當時國内數一數二的小家電集團——希貴電器。他希望能策劃一些商場類的活動。
做商場的策劃,不單純從産品角度出發,而且要研究消費者,怎樣把消費者吸引來購買産品是關鍵,最後一步才是商場落地促銷。
采用饑餓營銷的爆破方式,當天售出1000多台電熱水器,活動效果非常驚人,在家電行業掀起很大轟動。這也讓蔡華寶非常震撼,“原來策劃力量如此強大!”
在蔡華寶剛畢業工作的幾年,他不斷地尋找自己内心想要的東西。
伺機而動,偶入定制家居
2004年,蔡華寶感受到家電的競争已經白熱化——渠道被大公司壟斷,格局已定。包括營銷4P(産品、價格、渠道、廣告),渠道被資本壟斷了,或者被沖在前面的品牌壟斷。當老闆的希望沒有了,想要做老闆,必須要離開這個行業。
當時他有兩個選擇:第一是化工行業,“當時我認為化工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第二是建材行業。到底選擇哪個?他非常迷茫。
一次偶然的機會,蔡華寶看到佳居樂招聘廚電事業部負責人,蔡華寶從來沒有聽說過“櫥櫃”,他腦海首先閃過的是:大衆是不是都知道櫥櫃?這是不是一個商機?
蔡華寶要做自己有調性的品牌,這就必須要有一個好名字可以傳遞自己的品牌理念。每日苦思冥想,經過300多個品牌名字排除之後,原本鎖定的“諾貝爾”已經被注冊,“諾貝尼”随即誕生。
衆所周知,“諾貝爾”是世界最高文學獎,蔡華寶的夢想就是傳承諾貝爾精神,無論品質和對社會的貢獻等,能把企業做到巅峰。
現在十三年過去了,蔡華寶回過頭來看,看似簡單的門闆都是一個高能利的門檻,所以這十多年他基本上都在不斷防守,不斷做“防盜牆”,就是為了積累原始資金,實現自己的夢想。
剛起步,即遭遇大挫折
在廣東太和鎮幾百平方的鐵皮廠房中,蔡華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四個工人,加上兩個領導;一層辦公,地下一層做生産”,蔡華寶回憶,那時如同天天在“火上烤”——既在真的烤(漆)房上烤,又在錢上“烤”。
然而還未等真正起步,工廠就發生了一起重大人命事件。本來就資金緊張,此事雪上加霜。
2006年3月6日,廠裡的貨車司機在睡夢中“突然死亡”。當時正開車在出差路上的蔡華寶,接到電話,整個人都懵了:事關人命,都非小事。
後來,經公安機關查實是因為該員工急于治病,愚信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吃錯藥導緻心髒衰竭猝死,公司沒有任何責任。雖然如此,蔡華寶得知這位來自貴州偏遠山區的小夥子,是家裡的唯一經濟支柱,還是決定“即使借錢,也要給亡者的父母送上撫恤金、贍養費”。
但當時帳上沒錢,也借不到,怎麼辦?蔡華寶想了個辦法:出讓8個點的股份給自己的舅舅,借到五萬元,才把事情妥善處理好。從此以後,蔡華寶更加關心員工的個人狀況,和他們打成一片,吃吃夜宵,談談心等等,關系親密。
這是蔡華寶的人生第一個挑戰,當老闆必須要經曆各種艱難考驗。快樂伴随着更多的辛酸,跌跌蕩蕩走入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步步為營,開始全屋定制之路
未來,諾貝尼之路要怎麼樣走?必然是品牌之路。
蔡華寶提出了三年發展戰略目标:2016年——提出目标;2017年——創新改革元年:2018年——品牌元年。
2016年,蔡華寶親自操刀,開始大規模對産品進行梳理,并且要求“諾貝尼要做有自己特性的産品”,把油漆類的600多種工藝,吸塑廠的1078種工藝,全部進行優化,隻剩下的20%,是滿足共性定制的工藝。
經過一年多梳理,2017年是諾貝尼的“定制元年”,為定制做一系列的準備。當年3月,諾貝尼開發了自己第一代作品——卡普裡系列。作品完成之後,經過内部深化改革,把流水線重新調整,産品重新梳理,并且不惜重金投入了1600萬改造信息化和生産。
有了後端産品和信息化的基礎保障,2018年諾貝尼正式宣布開始做品牌——打造營銷中心;打造樣闆市場;設計VI、SI;尋找銷售模式、渠道、賣點、廣告等差異化,找到自己的成功模式。
如今,諾貝尼有了自己的品牌定位:高檔裝修、暖心科技。“高檔裝修”是高端裝修方案解決者;“暖心科技”是通過智能化的技術,去定制人性化極緻需要。
【後記】
蔡華寶最想做的就是首席産品設計師。他認為産品研發是企業的靈魂,設計師既要懂得消費者,又要懂得後端生産,對各個領域非常了解。但當下,自己隻能做“總協調”,協調各個中心的工作,統一公司的理念和文化價值觀。
蔡華寶最崇敬的是偉大的企業家——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說過,“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這種“蠶到死始方盡”的企業家精神,給予蔡華寶很深刻的啟發。
蔡華寶希望能成就如同松下一樣偉大的企業,能建立諾貝尼家居概念館,和消費者探讨未來,展示未來的作品。如同家電行業第二高峰——智能家電,全屋定制家居未來方向一定是依靠技術進步來滿足居家需求。所以,“暖心科技”通過智能化技術來實現人性的極緻滿足,是諾貝尼未來戰略方向。
(賈惠英,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