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下午,永利官网胡惠老師以“如何克服疫情焦慮”作為今年“3.25善愛我”的主題,在網上開展了一次心理委員培訓課。
關于焦慮,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并不清楚自己究竟焦慮着什麼,我們沒有中年人的煩惱——那些來自家庭的瑣碎,工作的不如意,也不會在深夜因為還貸的日子到來而失眠,當代大學生的焦慮究竟來自何處。

胡老師說:焦慮,每個人都會有,可以說它是我們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沒有焦慮,我們便不會有一定的動力。胡老師在認真聽取了同學們的自我感觸後,一方面告訴同學們要正确的面對焦慮,另一方面又給我們傳授如何面對焦慮,解決焦慮。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胡老師跟我們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間因為手受傷,長時間休息,而産生空虛焦慮心理,使同學們産生共鳴,引導同學們思考焦慮,之後胡老師談到自己如何克服焦慮的方法,從控制手機入手,逐步的減少自己内心的煩躁從而達到解決焦慮的問題。

焦慮,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系,胡老師告訴我們,恐懼,來源于無知,焦慮來源于對未來的恐懼。深度剖析了焦慮,讓同學們感受到焦慮也不是不可戰勝的。朱德庸說:“我們焦慮,是因為我們成為不了我們希望成為的人;我們焦慮,因為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焦慮讓我們更有動力去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現在的生活。當我們覺得自己的内心很壓抑很煩躁,可以嘗試很多的方法。這裡我們摘錄了胡惠老師夜記中的些許方法:

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曆,很久以前我一直想不通:我一直都認為隻有奔走于自己的熱愛,人才會活得更有意義,不想按部就班地随大流,奈何自己又沒有能力跟勇氣放手尋找并追逐自己的熱愛,焦慮無時不在折磨着我,後來當我找到了症結所在,其實一切的焦慮都是因為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又迷茫往哪個方向努力,在路上不斷地循環與否定自己,于是更焦慮更自卑,還要硬着頭皮抹黑往前走......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時而焦慮,時而自勉?在這個吵得人已經分不清方向的世界裡,我們手裡所持有的幹幹淨淨的初衷,不多了,還請你捏好了,别丢了,明天還要趕很遠的路。忙碌和早睡是治愈心疾的良方,越是焦慮越是惶恐,越是需要緩和情緒,不忘初衷,保持專注,從眼前的事情做起......
